常见生态养鸭模式有自然放养、鱼鸭混养、稻田放养、湿地养殖。
自然放养:选择野外资源丰富的地块,然后将鸭群于此地进行放养。
鱼鸭混养:鸭子粪便为鱼提供饲料,而池塘为鸭子提供活动场所,但需要注意养殖密度。
稻田放养:即将鸭子放养于稻田中,利用鸭子捕食稻田内的害虫和杂草,同时鸭粪作为肥料为水稻补充养分。
一、生态养鸭模式
1、自然放养
(1)这个是最粗放的养殖模式了,主要是选择野外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,然后将鸭子在此自然放养。鸭子有群居的习惯,所以通常鸭子都不会走散,当一个地方的资源枯竭后可以随时换一个地方。
(2)这种模式适合小规模养殖,基本处于无管理式的放养,养殖的质量相对不错,但是育肥效果则需要看养殖户选择的场地怎么,是否用饲料进行增肥了。
2、鱼鸭混养
(1)鱼鸭混养则是为了形成循环,鸭子的粪便为鱼提供饲料,鸭子还能捕食鱼,让鸭子长的更快,等到最后收获的时候还可以有双份的收益。
(2)不过这种模式里面的养殖密度相对要多注意,太密集的话,会影响鸭子的最后育肥效果。这种模式下面可以选择一些产蛋效益还可以的肉鸭,毕竟这种模式下的鸭蛋质量那是相当的高的。
3、稻田放养
(1)稻田放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尤其是南方水田区域的养殖户更是了解颇深。不过这种模式对于时间有一定的要求,其次就是水田的种植密度也需要控制下,鸭子也要选个头小一点的,这样鸭子更适宜在稻田中穿行。
(2)等到水稻长到半米高左右才可以放养,鸭子可以吃稻田里面的虫子之类的东西,鸭子粪便又可以当肥料。等到收割以后田里残留的水稻又可以让鸭子进食,不至于浪费,附近有水田的可以多考虑这种模式。
4、湿地养殖
(1)这个模式需要当地有着比较宽阔的湿地环境,其次水生物要多,像小虾、小田螺之类的东西要多,且可能还需要人工投放一些让其繁衍。
(2)当水生物极其丰富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湿地养殖,这样养殖出来的鸭子在售卖价格方面会比较高,但是生长时间较长,密度方面要适当的控制下,以免生态失衡导致养殖失败。
二、养鸭子怎么解决臭味
1、开窗通风
鸭子对环境要求较高,养殖鸭子时,如果室内较为封闭,就会导致空气中滋生大量细菌,从而使得室内臭气较为严重,且鸭子容易感染疾病,需要在每天清晨至傍晚时打开窗户进行通风透气。
2、打扫卫生
养鸭子解决臭味需要打扫卫生,可以每天晚上清理一次圈舍,将粪便等脏污全部清理出去,以免其发酵变味,并且要每天更换一次潮湿脏污的垫料,可以使用松软透气的稻草,促进鸭子健康生长。
3、喷洒药剂
想要解决臭味,就要每周向圈舍里喷洒一次除臭剂,除臭液是微生物益生菌制剂,对鸭没有伤害和副作用,而且除臭液的主要成分是有益菌,可以分解氨气等臭味气体,同时还能抑制鸭圈内的有害病菌微生物繁殖。
4、注意事项
养殖鸭子时,需要确保食物充足,可以每天投喂三次饲料,需要给鸭子提供豆饼、小鱼、小虾、水藻等饲料,使其生长速度加快,并且一次投喂量不可过大,以免饲料堆积在圈舍里腐烂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