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点要求:养殖基地应交通便利、电压稳定、靠近干净水源、地势高,方便购买饲料、泥鳅苗以及泥鳅的出售。
底质:养殖基地应建立在黏质土壤上,保证良好的保水性能。
水质:以江河湖水为宜,使用井水养殖应先暴晒3-4天后再使用,水体PH值控制在6.5-7.5之间。
养殖池:应分为产卵池、孵化池、育苗池、成鳅池。
一、泥鳅养殖基地所需条件
1、地点要求
(1)养殖基地应当建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,有助于饲料和泥鳅苗购买以及商品泥鳅的出售。
(2)要求电压比较稳定。
(3)靠近江河、湖泊等水源,并且水源没有受到污染。
(4)地势要略高。
2、底质
(1)泥鳅养殖基地最好是建立在黏质土壤上(带有腐殖质),保水性能较好,并且养出来的泥鳅脂肪多,骨骼软,味道鲜美,并且有利于天然饵料的繁殖。
(2)如果土壤渗水较快,应当在池塘底部铺上塑料布,然后在上面铺上三合土(23-30cm)。三合土夯实后,铺上30-50cm厚的淤泥。
3、水质
(1)江河湖泊水、地下水、山泉、井水、水库水、溪水、自来水均可。其中井水、地下水以及自来水应当在阳光下暴晒3-4天后,引入养殖池塘中。
(2)水体ph控制在6.5-7.5之间,水体氧气溶解量在4-5mg/L以上。
4、养殖池
主要包含产卵池、孵化池、育苗池以及成鳅池。
二、泥鳅的养殖模式
1、高产精养模式
(1)高产精养池是专门从事养殖泥鳅,不套养任何鱼类,标准化鱼塘,一般面积2~5亩一个池,长方形,水深可保持0.5~1.5米深,路面整齐,坡度一致。
(2)池塘内水面要培育1/4的水草,定时、定量、定点规范化管理的一种模式。
2、泥虾混养模式
(1)泥虾混养模式,从事龙虾养殖池塘、南美对虾池塘、河蟹池塘内都可以套养泥鳅,每亩投放5~8公分幼苗200市斤,亩产可达1500市斤左右。
(2)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水面利用率,增加了经济效率,同时泥鳅对虾池可调优水质,补充氧气,虾便也是泥鳅一种非常好的饲料,充分利用,真正做到采用生态农业养殖,综合利用高效农业途径,这种模式是今后养殖业上的发展模式。
3、泥鱼混养模式
(1)鱼塘套养泥鳅,每亩投放6~8公分幼苗200市斤,每亩可达1500市斤。
(2)泥鱼混养对鱼类有选择性,只能选择四大家鱼类混养,其它鱼类则不可混养,特别是墨鱼、财鱼等食肉性鱼类。
(3)这种模式在投放鱼苗和泥鳅苗时的比例要适当,做到互相补充,起到综合利用的目的。
4、稻田套养模式
(1)选择水源充足、排灌方便,水质清新,无污染,土质柔软,腐殖丰富的田块,面积可大可小,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连片田区,以便管理。
(2)种植水稻品种应是矮杆,抗耐肥力强,抗病力强的品种。作为套养地,沿田埂四周或对角线开挖鱼沟,沟深0.3~0.5米,沟宽1.0~1.3米,在进水口或稻田四个角开挖鱼溜,宽2.5米,长5~6米,鱼溜面积通常在10平方米左右,角沟鱼溜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%为宜。
(3)每亩投5~8公分幼苗150~180市斤,每亩单产可达900~1200市斤。稻田套养主要控制水位,一般田面水深保持在10~20厘米,夏天高温季节应尽快加深稻田水位,以防水温过高烫死泥鳅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