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鳍豚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、鄱阳湖、洞庭湖等水域中生活,在未受到人类影响之前,其种群数量较多,分布较广泛。
白鳍豚喜欢群居,1个群体里面的数量通常为2-16只。白鳍豚对水温具有较高的要求,因此它们常在2个固定的区域内来回停留,只要水温发生变化,它们就会游到另一区域中。
一、白鳍豚的生活区域
1、白鳍豚主要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、洞庭湖、钱塘江中。在没有受到人类影响之前,它们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都比较广。
2、白鳍豚是群居动物,通常在春天的季节进行交配,它们的集群行为很的明显,一个群体里面差不多有2-16头白鳍豚。
3、白鳍豚对水温的要求较高,所以它们经常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停留一段时间,水温条件改变后,它们又会迁入另一区域。
4、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深水区,但它时偶尔会游到浅水区追逐鱼虾进行充饥。它的吻宽且细长,上下颌总共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,但它们从来不咀嚼食物,而是将食物直接吞下去,由于它们的消化能力较好。
二、白鳍豚的形态特征
1、白鳍豚雌性成体最大体长253厘米,雄性成体229厘米,体型大小的性二型明显。
2、白鳍豚体形中等粗壮,有狭长而稍微上翘的喙,圆的额隆,低三角形的背鳍位于从吻端向后约2/3体长处,是其最显著的野外识别特征。
3、头骨的吻突狭长,在上齿列后端与眶前凹之间略缩窄;吻突侧面有明显侧沟,腹面两上颌骨间有约与上齿列等长的浅沟。
4、上颌骨基部向后方扩展,在头骨后缘与上枕骨相接,侧缘向上翘起形成上颌脊,在眼眶部强烈上曲;鳞骨颧突不达额骨眶上突。
5、上枕骨仅微向后方隆起,故头骨后缘平直;两上颌骨腭部相接;翼骨钩突具深凹腔。
6、鼓围耳骨与颅骨保持松动的直接联系;下颌联合极长,其长接近或达到下颌骨长之半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