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土:使用腐叶土、砂土、饼肥混合配制盆土。
温度:越冬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,包括浇越冬水、覆盖落叶干土等。
光照:营养生长期每天提供14.5小时光照,花芽分化期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。
水分:遵循见干见湿原则浇水,做到旱时及时浇水、涝时及时排水。
施肥:施足基肥,孕蕾到现蕾时每周追施一次稀薄骨片酱渣水,含苞待放时追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。
一、盆栽菊花怎么养
1、盆土
菊花对土壤的酸碱性具有较广的适应性,在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都能生长,要求pH值在5.5-7.0之间,宜选用肥沃的砂质土壤,先小盆后大盆,经2-3次换盆,7月可定盆。定盆可选用6份腐叶土、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。浇透水后放阴凉处,待植株生长正常后移至向阳处。
2、温度
养好秋菊的关键首先是使秋菊过好越冬关,因为我国南北方气候条件不同,秋菊越冬的管理方式也不同。南方一些地区露地栽培的菊花花谢之后,茎叶逐渐枯萎时可在菊株距地面15厘米处剪断,浇1次越冬水,然后用落叶干土覆盖,使茎叶外露3-5厘米,以利通气,即可安全越冬。
3、光照
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,只有在每天日照较短的情况下,才形成花芽并开花。在日照较长的情况下,只长茎叶,不可形成花芽。通常情况,在营养生长期需要每天14.5小时的日照,在花芽分化期需要每天12小时的日照。
4、水分
菊花生长期的水分管理一定要要按照“旱时及时浇水、涝时及时排水”的原则进行。并且在孕蕾期前后要确保有充足的水分。浇水也可以结合施肥进行,还要注意做到“见湿见干”,就是既不宜半干半湿,也不宜过干过湿。还有就是每天早、晚给叶片喷1次叶面水。
5、施肥
菊花除需施足基肥外,施追肥不能过多或过早,不然会造成伤根、落叶。但自立秋以后,从孕蕾开始到现蕾时止,肥水要充足,通常每周施1次稀薄的骨片酱渣水。含苞待放时再加施1次过磷酸钙或0.1%磷酸二氢钾溶液,则花朵更加鲜艳。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和松土,以利透气。
6、修剪
菊花壮苗期,萌发出许多腋芽,需及时用手指捏掉,否则将消耗大量养分,长出许多开小花的小分枝,使植株显得杂乱无章。孕蕾期间,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出现旁蕾,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,也应及早用镊子去掉旁蕾,促进顶蕾肥大。
7、病虫
菊花的主要病害有锈病、黑斑病和灰霉病。锈病危害叶和茎,以叶受害为重,可用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。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,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防治。灰霉病危害花、叶、茎等,发病初期用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。
二、菊花的繁殖方式
1、芽插
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脚芽杆插,插于温室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,保持7-8℃室温,春暖后栽于室外。
2、嫩枝插
菊花嫩枝插应用最广,多于4-5月截取嫩技8-10厘米作为插穗,在18-21℃的温度下多数品种3周左右生根,约4周即可移苗上盆。
3、地插
菊花地插介质可用园土配上1/3的砻糠灰。在高床上搭芦帘棚遮荫。全光照的插床,如有自动喷雾设备,不需遮荫。
4、叶芽插
菊花叶芽插是从枝条上剪取1张带腋芽的叶片插之,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。
5、分株
菊花分株通常在清明前后,把植株掘出,依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,另植盆中。
6、嫁接
秋末采蒿种,冬季在温室播种,或3月间在温床育苗,4月下旬苗高3-4厘米时移于盆中或田间,在晴天进行劈接。
7、压条
菊花压条繁殖仅在繁殖芽变部分时才用此法。
8、种子
菊花种子在10摄氏度以上缓慢发芽,适温25℃。2-4月间稀播,在正常情况下当年多可开花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