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肥:以腐熟农家肥为主,化肥为辅,施加量占据总施肥量的60-80%。
提苗肥:移栽后3-5天,于薯苗近根处开洞施加一小搓尿素,然后浇水盖土。
壮蔓肥:进入壮蔓期后,施加硫酸铵、尿素或硝酸铵等氮肥。
催薯肥:移栽后90-100天左右,施加硫酸钾或草木灰。
裂缝肥:膨大期有明显早衰趋势的红薯,应当沿着裂缝灌施腐熟人粪尿。
一、红薯施肥技巧
1、施足基肥: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,化肥为辅,农家肥要腐熟。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%~80%。配合施入过磷酸钙、草木灰、碳铵等。基肥要采用集中、分层施用,60%在深耕时施入底层,40%可在栽插时进行穴施。
2、看苗追肥:根据红薯不同生长时期的长相和需要确定追肥的种类、数量和方法。具体包括提苗肥、壮蔓肥、催薯肥、裂缝肥等。
3、提苗肥:在栽插后3~5天结合查苗补苗进行,方法是在薯苗穴部近根处开一个约10厘米洞,施入一小撮尿素,施后随即浇水盖土。
4、壮蔓肥:红薯进入壮蔓期后,地下部分生长势转旺,块根开始形成,施硫酸铵、尿素或硝酸铵等。
5、催薯肥:以钾肥为主,一般在栽后90~100天施用,可用硫酸钾或草木灰。
6、裂缝肥:对膨大期有显著早衰趋势的红薯,顺裂缝灌施硫酸铵或腐熟人粪尿。
二、红薯施肥误区以及如何应对
1、“一炮轰式”施肥
(1)施肥误区:在红薯生长的中后期,如果茎蔓较为旺盛,就会导致封垄,这样就为追肥造成了非常多不便,因此,许多纸种植户施肥时会选用“一炮轰”的方法,施用大量的基肥,而封垄后却不会再继续追肥。这样就会使红薯的块根块在膨大期,养分供给不足,对较高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不利。
(2)应对措施:在提供钾元素的基肥中,增加腐殖酸钾等缓效态钾肥的施用量;基肥中配施具有解钾功能的硅酸盐细菌等菌肥,在生长中后期增强土壤中钾元素的有效供给;在封垄前浅施一次高钾复合肥,并在封垄后每7~10天叶面喷施一次浓度为0.3%~0.5%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。
2、使用未充分发酵的有机肥
(1)施肥误区:无论是鸡粪、猪粪,还是发酵秸秆或腐枝落叶,如发酵不充分,里面虫卵病菌的含量较多,结出的薯块就会出现虫眼、畸形;此外,未腐熟有机肥施入土壤后,适宜条件下,会继续发酵,释放出热量、氨气等有害气体,对根尖生理功能造成损伤。
(2)应对措施:在有机肥施用之前,首先要保证已经发酵充分,同时要通过喷杀虫剂等措施进行杀虫杀卵。
3、多氮少钾
(1)施肥误区:红薯属于喜钾作物,在整个生育期,钾肥需求量约为氮肥的两倍、磷肥的四倍。如果氮肥比例偏大,叶片中的有机营养物质会被更多地供给到叶片和生长点,这样就容易造成营养物质分配的失调,导致“疯秧子”而严重影响产量。
(2)应对措施:在中后期要限制氮肥使用而增大钾肥比例,如果茎蔓生长过旺,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、掐尖等措施抑制营养生长,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块根部位的运输和转化以提高产量。
4、使用含氯肥料
(1)施肥误区:如果肥料含氯,就会对红薯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,其重点体现于如下两方面:一是氯离子会影响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并向薯块运输和转化,因而降低红薯的产量和口感;二是如果土壤中氯离子含量偏高,就会对红薯得根系造成损伤,甚至会导致根系死亡,这样不仅影响根系的生理功能,还会造成块根膨大受阻,进而降低产量。
(2)应对措施:在红薯的全生育期都应防止使用含氯肥料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