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荪一般在每年的夏季6月份左右收获,具体以一天中的早晨时分(早上5-7点)为宜。
竹荪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,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30℃左右,而夏季高温多雨且潮湿,十分适合竹荪的生长。
一、竹荪何时收获
1、竹荪在每年夏季的六月份左右收获。竹荪的生长需要潮湿温暖的环境,其中最佳的生长温度在三十度左右,而夏季的气候特征就是高温、多雨、潮湿,在这样的环境下最有利于竹荪的生长。
2、尤其是在每年夏季六月份左右的时候,是竹荪的长势最佳的时间段,同时也是收获竹荪的好时候。根据收获竹荪的经验,一般来说一天当中的早晨能收获到最为新鲜的竹荪,具体的时间段为早上的五点钟到七点钟之间。
二、收获竹荪需要注意什么
1、收获竹荪需要注意力度。收获竹荪的时候需要剥开竹荪的菌盖,分离出菌托,所以收获竹荪一定要格外注意力度。
2、竹荪整体来说比较脆弱,如果采摘竹荪的时候力度太大,会非常容易破坏竹荪的完整性,从而使其发生损害,质量不佳,进而影响销售。
3、并且竹荪破口处还容易滋生细菌,影响到它的储存。正确的采摘方式是,在采摘竹荪的时候用刀将菌索切断即可。
4、不过要注意,不能让孢液落到菌杆上。否则会不利于下茬竹荪的生长。
三、竹荪是如何长出来的
1、竹荪的基部菌索和竹鞭、枯死的竹根连在一起,孢子萌发时会形成菌丝,菌丝可将腐竹类的有机物转化成养分,当它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,菌丝体会形成菌索,前端则膨大成纽结状原基,当条件适宜时原基经过30天左右便可形成菌蕾,看起来和鸡蛋较相似。
2、菌蕾顶端的凸起部分会在晴天早晨裂开,先露出菌盖,菌柄相继延伸(到了中午会长到一定高度),菌裙则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(空气相对湿度为95%时可正常生长,温度、湿度较低时没有办法展开),到了下午4-5点左右菌盖上的担孢子便可成熟,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,整个子实体也会萎缩倒下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