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线:主线比钓竿长10-30厘米,先装上太空豆、漂座,再装两枚太空豆夹住漂座,然后将铅皮座装上,再装一枚太空豆固定铅皮座,最后拴上联结环。
子线:子线长约35厘米,两端都拴上鱼钩,拴好后对折,对折处打一个外∞字型结。
鱼钩:根据鱼情和水情选择钩型、钩号,常见的有伊豆钩、新关东钩、千又钩、丸世钩等。
一、台钓线组的正确搭配方法
1、主线:主线一般比钓竿长10-30厘米,先装两枚“太空豆”,接着装漂座,再装两枚太空豆夹住漂座,然后把铅皮座装上,再装一枚太空豆用来固定铅皮座的位置,最后拴上联结环。
2、子线:子线比主线略小两个号,长约35厘米,两端各拴上一个鱼钩,拴好后两钩相距约3-5厘米(可根据鱼情和水情调整),拴好后对折形成两钩一上一下,对折处打一个外∞字型结。
3、鱼钩:鱼钩是钓鱼最必不可少的工具,因设计不同主要有袖钩、伊势尼钩、伊豆钩、新关东钩、海夕钩、溪流钩、千又钩、丸世钩等,搭配线组时要根据鱼情和水情选择钩型、钩号。
二、台钓线组的配合原则
1、强度:钓组的强度主要是主线、子线和钩的关系,尤以主线和子线的关系最为突出,其核心问题在于各个环节强度的匹配,各个环节的强度越接近,匹配的程度就越好。
2、灵敏度:钓组灵敏度直接关系到鱼吃饵信号能不能准确的反应在浮漂上,也是衡量线组搭配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,对线组灵敏度影响最大的是浮漂,其次是主线和子线。
3、速度:钓组的速度与实战关系密切,对竞技钓来说尤其如此,虽然原理简单,可在处理上还是有一定难度,原因是牵扯因素较多,不像钓组的强度那样只是针对目标鱼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