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适时播种,尽量选用无病种子。如果是带菌种子,播种前需使用50℃温水浸种消毒,或使用50%福美双进行拌种处理(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.4%)。
2、如果是发病严重的地块,需实行2年以上轮作。苗期时,适度蹲苗。合理浇水,雨后及时排水。
3、大田管理期间,避免伤及株体。大白菜收获后,及时清理病残体并深翻土壤。
一、大白菜细菌性黑腐病怎么防治
1、发病症状
病株多在叶缘形成“V”字形病斑,逐渐向内扩展,病斑周围组织变黄,重时叶片干枯。有时病菌沿叶脉发展形成网状黄脉,或为害菜帮形成淡褐色干腐。也有时菜根维管束变黑、腐烂,形成黑色空心的干腐,俗称黑腐病。
2、发病原因
(1)病菌在种子、病残体以及种株越冬。病菌借雨水、灌溉水、农具操作及昆虫传播,从水孔或伤口侵入。
(2)25*30℃利于病菌生长发育;高湿条件,叶面结露,叶缘吐水,利于病菌侵入而发病。遇暴风后易于流行。
3、防治要点
(1)适期播种,防止过早播种,使用无病种子。
(2)种子带菌要进行处理,可用50℃温水浸种30分钟,或用种子重量0.4的50%福美双拌种。
(3)重病地进行二年以上轮作。适度蹲苗。合理灌水,雨后及时排水,及时防虫。
(4)田间农事操作注意减少伤口,收后清理田间病残体,随之深翻土壤。
二、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怎么防治
1、病毒病
(1)发病症状
①各生育期均可发病,以苗期发病为主。7-8片叶以前感病。心叶叶脉透明,叶脉两侧失绿,形成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。病叶皱缩,心叶扭曲,植株畸形。
②成株期受害,叶片呈轻微花叶,叶背主、侧脉上产生褐色条纹和黑褐色坏死斑点,严重时病株矮化,畸形,甚至不可包心结球。病株根系发育不良,切面呈黄褐色。
(2)防治方式
①选用抗、耐病品种。如吉研2号、九白1号等。
②适时播种。通常以7月25日-28日播种较适宜。
③加强苗期管理,促进壮苗,遇干旱发生时,缩短蹲苗时间,早间苗、及时拔除病株,减轻病害发生。
④洽蚜防病。在白菜出苗后至7叶前期前,每隔5-7天喷药一次,及时消灭苗期蚜虫。每亩用2.5%功夫乳油10-16克,40%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;或用40%菊杀乳油或40%氰马乳油2000-3000倍液。
2、白斑病
(1)发病症状
①主要危害叶片,病初,叶片表面散生许多灰白色近圆形病斑。病斑呈白色,半透明,似火烤状。严重时病斑连片,外叶大量枯死。
②一般在8月中下旬发病,9月份进入发病盛期。
(2)防治方式
①选用抗病品种,用50度温水浸种20分钟后,立刻移入冷水中冷却,晾干后播种。或用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.4%进行拌种。
②加强栽培管理,提高抗病性。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-3年轮作,前茬收获后进行深翻整地,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,消灭病菌,做好水肥管理工作。
③发病初期用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-500倍液,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液,每亩用药液40-50公斤,8-10天喷一次;连喷3-5次。
3、霜霉病
(1)发病症状
①从苗期到结球期均可发生。通常多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。幼苗发病在子叶或真叶上,都会发生白色霜霉,而叶子正面没有明显症状,严重时苗叶变黄枯死。
②成株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,逐渐向上部叶片延伸,严重时,病斑增多,连接成片,使叶片变黄枯干,不可包心。
(2)防治方式
①用种子重量0.4%的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0.3%种子重量的阿普隆(瑞毒霉)35%拌种剂拌种。
②发病初期开始喷药。绿亨二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每亩每次50千克; 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每亩每次50千克;70%代森锰锌500倍液,每亩每次50千克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