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莴苣全株有毒,误食后会导致人体中毒。症状较轻者表现为烦闷、昏睡,症状较为严重者表现为心脏麻痹,严重时可致人死亡。
野莴苣属于菊科、莴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,株高约为50-80cm,茎干直立,叶片为复叶类型,呈宽线形、绿色。头装花絮,花色为黄色,花期为6-8月份。
野莴苣喜温暖干燥、通风良好的环境,常生长于路边、山地、荒地、草地、林地或石缝等位置。
一、野莴苣有没有毒
1、野莴苣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,也被称为毒莴苣或黄花莴苣。野莴苣较为矮小,全株都有毒,误食后会使人中毒,若食用的量过少,会出现昏睡或烦闷的现象。若是食用的量过多,会出现心脏麻痹的现象,严重可致人死亡。
2、野莴苣的繁殖能力较强,含有大量的毒素,属于检疫植物。野莴苣在误食后,对人体的危害较大,除此之外野莴苣还会危及植物的生长。将蔬菜等农作物的周围若是有野莴苣,后期作物的产量会降低,野莴苣可以使用农药等药剂将其除掉。
3、野莴苣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,外形矮小,高度在0.5-0.80米之间。野莴苣茎干直立,叶片为复叶,多为宽线形,有裂口,颜色为绿色。野莴苣的花朵较为美观,头状花序,花朵为黄色,形状呈舌状,花朵通常在6-8月之间开放。
4、野莴苣喜温,适合在温暖、干燥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生长。野莴苣的适应能力较强,可适应干燥或湿润的气候,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继续生长。野莴苣的生命力非常强,多生长在山地、荒地、草地、林地、路边或是石缝等位置。
二、野莴苣简介
1、是菊科莴苣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。
2、叶中下部茎叶倒披针或长椭圆形,倒向羽状或羽状浅裂、半裂或深裂;花冠毛白色,微锯齿状;瘦果倒披针形,压扁,浅褐色,顶端急尖成细丝状的喙;花果期6-8月;因其块茎形似萝卜而小,故名野莴苣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