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态特征:白花蛇舌草为一年生披散草本,叶片对生,呈线形,表面光滑,花单生,花梗短而粗,雄蕊与花冠裂片互生,果实呈扁球形,直径约直径2-2.5毫米。
生长习性:白花蛇舌草生长在海拔800米的地区,常见于水田、田埂等地。
分布地区:原产于福建、广东、香港等地,国外分布在尼泊尔、日本等地。
一、白花蛇舌草的相关介绍
1、形态特征
(1)叶
①植株为一年生披散草本,叶对生,无柄,膜质,线形,长1-3厘米,宽1-3毫米,顶端短尖,边缘干后常背卷,上面光滑,下面有时粗糙。
②中脉在上面下陷,侧脉不明显,托叶膜质,基部合生成鞘状,长1-2mm,尖端芒尖。
(2)花
①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,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,稀无梗,萼简球形,4裂,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1.5-2mm,边缘具睫毛,花4数,单生或双生于叶腋。
②花梗略粗壮,长2-5毫米,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毫米的花梗,花冠白色,漏斗形,长3.5-4mm,先端4深裂。
③裂片卵状长圆形,长约2mm,秃净,雄蕊4,着生于冠简喉部,与花冠裂片互生,花丝扁。
④花药卵形,背着,2室,纵裂,子房下位,2室。花柱长2-3毫米,柱头2裂,裂片广展,有乳头状凸点。
(3)果
①蒴果扁球形,直径2-2.5mm,室背开裂,花萼宿存。萼管球形,长1.5毫米。
②萼檐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1.5-2毫米,顶部渐尖,具缘毛,冠管长1.5-2毫米,喉部无毛。
③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,长约2毫米,顶端钝,种子每室约10粒,具棱,干后深褐色,有深而粗的窝孔。
2、生长习性
生长于海拔800米的地区,多生长于山地岩石上,多见于水田、田埂和湿润的旷地。
3、分布地区
在中国产于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海南、安徽、云南等省区,国外分布于热带亚洲,西至尼泊尔,日本亦产。
二、白花蛇舌草的栽培技术
1、整地
(1)白花蛇舌草应选择地势偏低、光照充足、排灌方便、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。
(2)基肥每亩施各种腐熟的农家肥500千克或复合肥50千克和磷肥50千克,将基肥均匀撒入土内,浅耕细耙,开沟作畦,畦宽1米,畦沟深25厘米,畦面呈龟背形,以便排灌。
2、播种
(1)播种时间播种量
白花蛇舌草播种时间可分为春播和秋播,春播作商品,秋播既可作商品又可留种,春播在南方水稻栽培地区,以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佳,春播收获后可在原地连播,也可留根发芽栽培。秋播于8月中下旬进行。一亩地需要种子1公斤。
(2)种子的播种前处理
因为白花蛇舌草种子细小,又包括在果实中,为了提高出苗率,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,具体方式为:将白花蛇舌草的果实放在水泥地上,用橡胶或布包的木棒轻轻摩擦,脱去果皮及种子外的蜡质,然后将细小的种子拌细土数倍,便于播种均匀。
(3)播种方法
①白花蛇舌草播种分为条播和撒播两种。条播行距为30厘米,撒播将带细土的种子均匀播在畦面上,稍压或用竹扫帚轻拍,在播种后用稻草薄薄盖一层,白天遮荫,晚上揭开,直至出苗后长出4片叶子为止。
②或播种后采用猪栏肥薄薄盖在畦面并留有空间,既遮荫,又使土壤疏松,有助于出苗,早晚喷浇1次水,保持畦面湿润,但不要积水。
③秋播畦面要用稻草覆盖,避免暴晒,影响出苗,待苗出4片叶子时,揭去遮盖稻草,秋季如留根繁殖,无需遮荫,畦沟里应灌满水,以畦面湿润不积水为佳。
3、田间管理
(1)间苗及除草
幼苗出土后应结合松土除草,并进行间苗,在苗高8~10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左右定苗,植株尚未封行之前应勤除杂草,并追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,待植株长大封行后就不再除草,以免锄伤植株。
(2)排灌
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,但忌畦面积水,雨后有积水要及时排除,高温期间应在沟内灌水,起到降温和避免植株烧伤作用,在植物生长期间,水的管理是关键,既要防旱又要防涝,果期可停止灌溉。
(3)追肥
①白花蛇舌草生长期较短,需要重施基肥,以农家肥为主。实践证明,人畜粪既能疏松土壤,又能促进植物生长,因此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,每亩用人畜粪500千克,加入5倍水泼浇,中期按植株长势可不定期追施人畜粪水,因白花蛇舌草苗嫩,追肥时要掌握浓度,以防烧灼。
②另外,如果收获2次,在首次收割后,每亩追施二次稀薄人畜粪或尿素15千克,待苗高10厘米左右再适量施人畜粪水,如果在植株刚开花时长势不好,可增施1次粪肥。
4、采收加工
(1)白花蛇舌草根据播种时间一年可收割2次,春播收获期在8月中下旬,秋播收获期在11月上中旬。
(2)在果实成熟时,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,除去杂质和泥土,晒干即为商品,通常一亩地可收干品300-350公斤。
三、白花蛇舌草的药材性状
1、为带根的干燥全草,扭缠成团状,表面灰绿色至灰棕色,有主根一条,粗约2-4毫米,须根纤细,淡灰棕色。
2、茎细高卷曲,质脆易折断,中央有白色髓部;叶子对生,具短柄或无柄,为狭长线形,革质,多破碎,极皱缩,易脱落。
3、有托叶,长1-2毫米;花为叶腋单生,无柄或近于无柄,花萼筒状,4裂,裂片边缘具短刺毛,花冠呈漏斗形。
4、蒴果呈扁球形,室背开裂,花萼宿存,种子棕黄色,极细小;闻之气微,口尝味淡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