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菌在种子、土壤、病残体里面越冬,第2年通过风雨、农具、人畜等媒介向外扩散,若种植环境高温高湿,则会加快病害的蔓延。
病菌能在5-35℃的气温下生长,25-30℃为生长适温,气温达到28℃时,会大量滋生菌丝。
该病害主要危害叶鞘,发病期以籽粒形成至灌浆充实期为主。
一、玉米鞘腐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
1、病原菌(层出镰孢菌)在土壤、病残体或种子内越冬,翌年通过风力、雨水、种子、人畜、农具等媒介进行传播,尤其是在高温、高湿的条件下更有助于此病害的流行。
2、病原菌为小型分生孢子串生和假头生,呈长卵型或椭圆形,无隔膜或具备隔膜,大小为7.6-10.7微米×3.6-4.3微米。
3、气温为5-35℃时,病菌均能生长,25-30℃为病菌的生长适温,当气温达到28℃时,菌丝茂盛且密集。
4、在正常情况下,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叶鞘上,主要发病时期为籽粒形成至灌浆充实期。
二、玉米锈病
1、发病症状
(1)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、西南一带重要病害。主要侵染叶片,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、苞叶乃至雄花。
(2)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黄色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,后小疱破裂,散出铁锈色粉状物,即病菌夏孢子;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,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。
2、发病规律
(1)玉米锈病的病原菌随病株残体越冬,构成第生在东北、西北玉米区,发病条件为低温高湿;南方锈病主要发生在南方及黄淮海玉米区,发病条件为高温高湿。
(2)植株感病后, 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,进行重复侵染,蔓延扩大,抽雄 吐丝期达到发病高峰。
(3)偏施氮肥、密植田块发病重。早熟品种易 发病,马齿型品种比较抗病。高温、多湿、多雨、多雾季节常易引起病害流行,如偏施、多施氮肥更会加重发病。
3、防治方式
(1)选育抗病品种。
(2)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,增施磷钾肥,防止偏施、过施氮肥,提高寄主抗病力。
(3)加强田间管理,酢浆草和病残体,集中深埋或烧毁,以减少侵染源。
(4)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-2000倍液或40%多·硫悬浮剂600倍液、50%硫磺悬浮剂300倍液、30%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、25%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、12.5%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-5000倍液,隔10天左右1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