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黄杨品种有小叶黄杨、毛果黄杨、皱叶黄杨、越橘叶黄杨、矮生黄杨、大叶黄杨、尖叶黄杨等。
小叶黄杨:株高2m,茎枝四棱,叶片对生、呈椭圆形或倒卵形,叶面暗绿色,叶背黄绿色,花朵淡黄绿色。
毛果黄杨:株高3m,枝圆柱形,小枝四棱形,叶片卵形、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。
皱叶黄杨:株高1-2m,枝近圆柱形,小枝四棱形,叶片菱状长圆形、长圆形或狭长圆形。
一、黄杨的品种
1、小叶黄杨
(1)小叶黄杨为黄杨的变种,高2米。
(2)茎枝四棱,光滑,密集,叶小,对生,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先端圆钝,有时微凹,基部楔形,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上,有短柄,表面暗绿色,背面黄绿,表面有柔毛,背面无毛,二面均光亮。
(3)花多在枝顶簇生,雄花具与萼片等长的退化雄蕊,花淡黄绿色,没有花瓣,有香气,产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等地。
2、毛果黄杨
(1)毛果黄杨为黄杨科黄杨属的植物,为中国的特有植物,高3米,枝圆柱形,小枝四棱形,密被短柔毛,节间长1.5-2.5厘米。
(2)叶厚革质,卵形、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,稀披针形,头状腋生花序,长4毫米,蒴果球形,长7-9毫米,花期3月,果期6月。
3、皱叶黄杨
(1)皱叶黄杨为黄杨科黄杨属植物,高1-2米,枝近圆柱形,小枝四棱形,直径1-2毫米,叶革质,菱状长圆形、长圆形或狭长圆形,稀椭圆形,花序腋生兼顶生,头状,蒴果卵球形,无毛。
(2)花期3-5月,果期6-9月,生溪旁、山坡灌丛中,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和四川等地区。
4、越橘叶黄杨
(1)橘叶黄杨为黄杨的变种,生长低矮,枝条密集,节间一般长3-6毫米,叶厚革质,圆形或阔椭圆形,稀阔卵形,长9-11毫米,宽8-10毫米,先端圆,常有小凹口,基部圆,稀急尖,边缘向下强卷曲。
(2)叶面表皮极厚,光亮,无侧脉,干后有皱纹,蒴果卵状球形,长7-8毫米,初期被有短柔毛,后变无毛,产于广东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
5、矮生黄杨
矮生黄杨为黄杨的变种,和越橘叶黄杨不同处,为叶极小,长5-7毫米,宽3.5-5毫米,果无毛。和小叶黄杨异处,为表皮极厚,常无侧脉,有皱纹,蒴果球形,长4毫米,具极短花柱。产于湖北西部巴东等县。
6、大叶黄杨
(1)大叶黄杨高0.6-2米,胸径5厘米,小枝四棱形,光滑、无毛,叶革质或薄革质,卵形、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,叶面光亮,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,其余均无毛。
(2)花序腋生,蒴果近球形,长6-7毫米,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,斜向挺出,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,产于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
7、尖叶黄杨
(1)尖叶黄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叶对生,厚革质,深绿色有光泽,叶片从斜方形、卵形到狭披针形颇易变,通常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2-5厘米,宽0.9-2.5厘米,先端渐尖,锐尖的或稍在顶部钝的,两面的中脉突起,正面的可见的侧脉,蒴果约7毫米,宿存的花柱长约3毫米。
(2)分布于安徽,重庆,福建,广东,广西,湖北,湖南,江西,四川,浙江等地。
二、冬天移栽黄杨树能活吗
1、在冬天最好是不要移栽黄杨树,尤其是出现地冻的时候,此时进行的话成活率非常低。
2、适合的移栽季节是在春季,通常在清明节前后进行最适宜,在此时移栽的话,成活率比较高。
3、此外,想要让它在移栽后更容易成活的话,就要确保它的根系完整,而且也要防止土球出现破裂的情况。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。